发布时间:2024-12-09 23:30:52 来源: sp20241209
六集文献纪录片《南梁之光》将镜头聚焦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发展为陕甘革命根据地)。该片以独特的视角、翔实的资料、严密的逻辑、完整的线索、细腻的情感,再现我们党在陕甘等地历经曲折创建革命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的峥嵘历史,彰显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饱经磨难仍始终坚定执着的革命情怀,展现出老一辈共产党人鲜活而伟岸的革命形象,将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具象化。
拓展历史场域,立体式刻画峥嵘岁月
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重要的起承转合点,在中共党史、军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南梁之光》在展示历史影像、叙述历史脉络的基础上,运用大量革命先辈亲属、党史军史领域专家学者的采访镜头和原声录音,融入南梁当地地貌和人文环境的场景拍摄,既让革命先辈见形象、显精神,又使历史更加生动可感,还在观众脑海里建立起完整的历史逻辑,特别是让人们对在一段时间里研究不多、宣传较少的南梁革命根据地历史以及这段历史中“两当兵变”的重要地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第一集《陕甘星火》中,我们看到早年采访时任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连长吕剑人及其女儿郭林、时任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副连长左文辉等人的影像,听到习仲勋1988年3月的原声录音。这些回忆和讲述将“两当兵变”的复杂形势,以及刘林圃、习仲勋等英勇多谋、临危不惧、审时度势的斗争智慧,跨越漫漫历史长空还原出来,带给观众尤为真切的历史现场感,让人理解中国西北革命战争为何能快速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也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都与当时的党情国情紧密相关。《南梁之光》虽然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核心内容,但创作者非常重视历史的完整性与逻辑性,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延展、对当时党情、国情的介绍,使观众对这段革命历史的必然性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第二集《漫漫征途》分两条主线,一条讲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敌人围追堵截的夹缝中艰难地成长,历尽千难万险终成规模的发展历程;另一条讲述我们党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后,痛定思痛、及时纠错,于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此后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不断地调整战略方向、寻找长征落脚点的革命历史。两条主线既独立延展,又相辅相成。这是《南梁之光》独特表达方式的缩影,更是全片独具匠心所在——通过“大背景+小场景”“大历史+小历史”的交互展现,条分缕析、自然演绎,串联起整个历史故事的发展脉络。这也让观众能够更加立体地感知陕甘革命史从何而来、将向何处的历史必然趋势,真正让历史“活”起来。
创新多维表达,深层次激发情感共鸣
《南梁之光》通过构思精巧、制作精良的镜头语言,将历史背后的精神内核、价值意蕴生动展现出来,让历史精神更具感染力、更富感召力、更显穿透力。全片灵活运用多种表达载体,融史料场景、实地探访、专家解读、亲友回忆、漫画创作等为一体,汇思想深度、情感温度、历史厚度等于一体,自然、真实地勾勒出一位位血肉丰满、精神饱满的民族英雄,让观众产生置身历史场景、体验历史进程、触摸历史跃动的真切感知,让南梁精神直抵人心、引发共鸣。
第四集《群众路线》生动讲述80多年前,我们党在陕甘边区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关注民生、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历史故事。该集从甘肃省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临近七一排练道情剧《道情深深》,演绎南梁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切入,以文献史料展示刘志丹